近日,华商报推出“匠心铸就梦想技能点亮人生”2022年度陕西职业教育总评榜活动,打造陕西职业教育特色品牌,深挖中职院校在专业建设、师生培养、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创新成就,以媒体视角、公众认可为评榜特色,记录陕西职业教育建功新时代的足迹。通过华商读者、网友推荐以及各院校自荐,最终经过层层评选,2022年度陕西职业教育评选榜单新鲜出炉。经评选我院荣获“年度综合实力奖”,我院教师袁瑛荣获“年度职业院校最美教师奖”。
渭南技师学院、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,隶属渭南市人民政府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,学校坐落在渭南市高新区,校园环境优雅、绿树成荫、鸟语花香、书香弥漫。
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(右二)在时任副市长杨武民(左二),院曲志勇(左一),院党委、院长张君升(右一)的陪同下来我院调研职业教育工作
44年的办学历史赋予了学院深沉内敛、厚积薄发的拼搏精神。目前,拥有6000余名学生与450名教职工,学院实行“两校一体、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”的办学机制,培育了一所集中专、高级技工、预备技师、高等教育和短训为一体的多层次、多门类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师学院。近年来,学院坚持以教2022年世界杯买球育教学改革为抓手,全面实施“质量立校、特色兴校、人才强校”战略,学院的建设发展得到全面的提升。
学院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牢记立德树人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初心使命,坚持思想铸魂,德技并修育人才,围绕大赛引领提高教学质量、校企合作促进教学改革、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、项目拉动改善办学条件“四大抓手”促进教育教学发展。同时,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,规划职业生涯。
学院先后有300余名师生在中省各类大赛和评比中获奖,其中,宜渭峰同学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,荣获数控车项目比赛二等奖,系陕西省参加国家此项目比赛的历史最好成绩。
例如,校友马红有很多响亮头衔,“陕西省技术能手”“陕西省劳动模范”“最美高新人”“马红劳模工作室”“三秦工匠”、陕西省机械冶金建材系统“带徒名师”;
校友王峰,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数控车工、研发工程师。2012年,王峰入职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。2017年,“王锋高技能人才(劳模)创新工作室”在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。2022年,获评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。
校友白神军2009年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在校园招聘中脱颖而出,2020年晋升为长沙格力分厂厂长;
校友田超2018年成为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历史上首位年仅22岁的技能专家。同年参加“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”,荣获中国区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第八名。2019年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取,现就职于该所检验计量中心。
突出技能特色,加大实训基地建设,投入4000余万元建设1.2万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,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汽车实训中心,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、机电技术一体化实训中心、与京东共建产教融合京东电子商务实训中心。近期,学院正在和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大学、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积极商谈国际合作办学,为学生发展搭建良好的国际升学和就业平台。
四十四年薪火相传,建设了一所含有机械类、机电类、电子类、智能制造类、现代服务类等30余个专业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。除了开设市场急需和紧俏的专业外,学院还坚持“面向市场、优化结构、依托产业、突出特色”的专业建设思路,以高端智能制造为主干、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支撑、以产业链发展专业群的原则,提升改造传统专业,扶持优势专业,培养特色专业,逐年增加高端智能制造和高端现代服务专业。
近年来,学院先后增加3D打印、增材制造技术、智能装备制造、工业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、5G+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运营、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现代服务专业,逐渐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需要,符合学校发展定位,规模与结构协调的专业建设体系。
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学院始终坚持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通过“引进、培养”等多种方式,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。目前,学院专职教师中拥有90名研究生、115名双师型教师、省级劳动模范1名、17名陕西省技术能手及1名陕西省技术状元。近年来,先后选派68名教师赴意大利、新加坡、德国等国家研修学习。
近年来,全院教师立足本职,齐心协力,取得骄人成绩。学院荣获“2021年度陕西省技工教育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成绩突出单位”“2021年度陕西省技工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优秀组织奖”称号,45件教研成果在全省技工教育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中获得9个一等奖、9个二等奖、15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。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学院不断加强与陕西科技大学、西安工业大学、西安外国语大学、西安科技大学、渭南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的交流合作,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、陕西职业技术学院、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联合举办“三二分段制”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,为学生升学打通渠道。
“云端”牵手,开启国际合作办学新篇章——渭南技师学院与马来西亚DRB-HICOM汽车大学签署国际办学合作协议
学院不断强化“3+3”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力度,先后与福建奔驰、中兴(西安)通讯、延长壳牌、吉利汽车、中联重科、西安爵乐府酒店、凯悦酒店、陕西重汽、陕西招商国旅等知名企业,开办名企冠名班等,形成了“招生即招工、入学即就业”的订单培养模式,实现了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。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%以上。
学生是一所学校最好的作品!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,学院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,从单纯“以就业为导向”转变为“就业与升学并重”。据了解,2022届毕业生通过“三二分段五年制高职”和“2022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”,共有1156人升入理想的高校继续深造。其中808人升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,占比70%,1116人升入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,占比96.5%。
渭南技师学院举办“奉献爱心 留存书香”捐赠图书活动,全院师生意气风发、争先恐后、奉献爱心、情满校园,用大爱书写精彩
此外,学院从严从实严格落实国家助学政策,确保应享尽享。学校资助体系还包括国家助学金、国家奖学金以及学院奖学金等等。
近年来,学院举办了助推渭南“工业倍增计划”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全省专家论坛,教育界市直委员工作室在学院揭牌成立,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培训学院、非遗习传孵化中心揭牌。此外,学院还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。设在学院的无纸化考试中心、技能鉴定中心,每年承担各类社会考试20000余人次。
未来几年,渭南技师学院将在持续办好传统制造业等优势学科基础上,结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,加快学科建设力度,从社会需求出发,加快3D打印技术产业学院、5G互联网学科等建设力度。同时,加快非遗技能培训学院建设,形成产、学、研、销为一体的非遗产业链,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